
13673668957
行业资讯
2019-07-20
历经4年联合攻关,我国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技术突破了P波预警≥≤、阈值报警等关键技术,已在福厦线﹥∨、成灌线等部分线路开展示范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满达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地震局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会议发布了由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及中国地震局共同主办∮∈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的相关情况﹣≦。研讨会主题为“与地震风险共处”,将于5月12日-14日在成都召开,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就,总结交流十年来国际社会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扩大我国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预计将吸引来自4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出席,围绕地震科%/学研究热点∽/、地震安全服务∩≦、应急救援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
据王满达介绍,近年来,我国除了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之外,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对第五代国家地震区划图采用了小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预测等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极罕遇地震”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冲击,消除了不设防地区,大幅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地震安全水准;二是减隔震技术蓬勃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的一半;三是针对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使得农村安全民居工程惠及6000多万人,近年来新建地震安全农居经历多次中强地震,特别在新疆等地区基本实现了6级地震人员零死亡;四是活动断层科≧≤学探查从定性调查迈向定量研究,高分卫星∟≦、LIDAR等技术逐步推广应用,探测精度不断提高,为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避让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另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地震局与“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签订了22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的合作÷⌒。
上一篇≥π:浅谈高铁专业为什么这么受初中生欢迎
下一篇≤∮:高铁专业≥∵的发展新前景